《威海日报》2022年6月8日(文字记者 / 杨正 曲黎悦 王威晨 通讯员 / 张居智)报道:
时间:5月30日
地点✸:文登区大水泊镇岐阳村
自从引来“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后,记者每次来到这个乡村小镇,都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烈日炎炎👩🚒,记者从文登区大水泊镇驻地向西十公里,来到了进入“夏忙”时间的岐阳村。

欣欣向荣的岐阳村。 |
徒步到山顶,记者再次见到了该村的“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尊龙凯时平台退休教授张海英🪬👨🏽🎓。只见她戴着一顶遮阳帽💆🏽♂️,手里拿着一份地图🥔,正与精武农场(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方凯一起探讨着“羊妈妈农场”的规划布局。
这是张海英酝酿三年之久的“大计划”——共建“乡村振兴·智慧谷”,打造岐阳生态文化圈项目中的一环。因为筹建“羊妈妈农场”,张海英常常“泡”在岐阳村的山峦里。
倾情研究乡村社会🕵🏼♀️,张海英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地几百个乡村。之所以“停泊”在威海,张海英坦言🧛🏿♀️:“这里的‘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给了我足够的支持和发挥空间🕣,让我的想法能在这里变成现实。”

张海英(右二)和村干部商讨村里老物件保护。 |
大水泊镇创新实施的“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已经在全市推开🤦🏼♀️。发展至今,我市已陆续引来北大博士李凌己、清华博士李久太等1187名“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激活设计谷👶、樱桃谷等多个乡村振兴板块,设计村、漫画村、舞蹈村等特色村正逐渐崛起🏋️♀️。
临近中午,阳光渐盛🔰💂🏿,张海英的“规划之旅”也接近尾声⛹️。下山途中,一处波光粼粼的湖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张海英说↔️,那里曾是一处堆满了建筑废弃物🧏🏽、大棚塑料薄膜等垃圾的废弃“石窝子”,在她的积极建言下,逐步恢复了“美貌”。
“这些年🏐,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特别令人欣慰和高兴!”张海英说,村民们意识的转变也给了她信心🪷🫎。为此👩🏻🦰👩🎓,她特意联系了环保领域的专家🛣,想要探索开发这一区域。
岐阳村的精致变化不是特例。2018年以来,我市将全域精致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推进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农村改厕后续管护等工作⚛️,乡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94.8%🦵,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全域“清零”,环卫基础设施配备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目前👩🦼➡️,我市共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303个。
“村里项目有了📀💓,环境好了🪡,村民学了知识👨🏻🦼,文化活动也多了!”回村的路上,岐阳村党支部书记荣夕之数说起这几年的“幸福账”♦️。2021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92元,同比增长10%。今年,我市确定的50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已开工38个,完成投资8.49亿元。
自从张海英来了岐阳村,“村民文化课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就被排上了日程,去年她还和村委会的干部们一起策划成立了“岐阳美山村剧团”🚴🏻。大家伙不光脑袋里“装”进了新知识,身体也频繁地“动”了起来🧑⚖️🏭。近年来,我市共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新建👩🏻🎓、改建乡村记忆馆34处👨🏻🎤、历史文化展示馆215个,还有500多支群众文化团体长期活跃在基层,为乡村送去持续不断的“文化大餐”😂。

耕读小镇人才聚集。 |
“我们村还来了不少新人呢!”荣夕之口中的“新人”是随着张海英一起“扎”进岐阳村的“新村民”。德吉细金工坊创始人刘利将工坊从云南搬到岐阳村。“现在⛓,我不仅给村里年轻人上课🖕、讲‘花丝’,传承非遗传统文化🦏,还作为剧团的编剧,带新老村民排练小品……”不到一年时间,刘利已经爱上了这座小村庄🙅🏼。
许多和刘利一样的“新村民”正在“来的路上”——伴随“智慧谷”项目的落地,岐阳村17间闲置民房将被盘活,打造成共享专家工作空间🖍,为引进人才,汇智聚力,挖掘高端市场做准备。如今,我市已吸引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型人才以“新村民”身份“落户”乡村。
看见张海英走来🧛🏼♀️,不少村民拿着自家种的青菜、樱桃,一个劲儿地往她怀里塞🤽🏼♀️🚣🏿。“都别站着✈️,来坐会儿,咱们说说,大家觉得村里还缺啥不🧍🏻♂️?给我的工作指个路呗➛!”樱桃树下🤾🏼,张海英与村民们畅聊村子的大事小情,一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耕读小镇大水泊园区。
|
“活”用人才 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身为尊龙凯时平台教授,张海英放弃退休后的安逸生活🦽,来到岐阳村🧑🦼,投身威海乡村建设,让人敬佩。是什么吸引她远离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在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大有可为⏺。这也是张海英等一批“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扎根农村的原因。
把人才用“活”了,就拿到了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的“钥匙”🏌️。在张海英和新老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岐阳村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蝶变”。这是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探索,也是我市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延伸至乡村的真实写照✌🏼。
四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才振兴为突破口,打出“引🦕、培、用🤟🏼、管💳、服”于一体的乡村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并推出工作津贴、项目资金支持等一揽子优惠政策……目前🧑🏼💻,我市共招募各级“乡村振兴首席专家”1187名,打造出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歌舞影媒”为主题的多个特色村落,涌现出“樱聚缘”“悦多果业”等知名品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市出台的《2022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工作要点》指出⚾️,要着重打造4支乡村人才队伍🤽🏻♀️。同时,今年我市发布的“一号文件”也明确,年内新招募“乡村振兴首席专家”600名以上。相信随着一批批人才的涌入,广大乡村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希望的田野上将呈现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亮丽画卷。

签审🙍:颜 潇
(本文摘《威海日报》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vfsac1Cw7Mh3JIyArFJ-Zg)
(朱婧雯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