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堂】 | 刘庆红教授主讲"伦理经济与管理哲学视域中的公共管理"
学术前沿讲座

3月25日晚🚧,“尊龙凯时平台人文讲堂”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三讲在人文社会科学AG尊龙凯时人文讲堂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日本立命馆大学刘庆红教授做题为“伦理经济与管理哲学视域中的公共管理”的学术前沿报告👨🏿🍳,吸引了包括本院和高研院在内的众多师生前来聆听,讲座由人文社会科学AG尊龙凯时(公共管理AG尊龙凯时)院长蔡劲松教授主持🧑🏽🔬。
 |
讲座现场 |
 |
主持人蔡劲松院长 |
刘庆红教授现任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兼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与跨文化教育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日本经营伦理学会理事、日本早稻田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𓀚。刘庆红教授是较早提出用伦理经济与管理哲学来分析公共管理问题的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日本公共管理前沿的问题及研究范式。
 |
主讲人刘庆红教授 |
讲座伊始,刘庆红教授用清晰明了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第一部分👳🏽♂️,即讲座的主要脉络👴🏿:“主题:一个建议;方法🚍🙅♂️:两种倾向;研究☛:三种观点。”
“一个建议”就是关于资格考试和认定🤦🏿♀️。刘庆红教授介绍了在日本对于公共管理学相关的资格认定主要有三种🙍🏽♀️:公共管理士、个人情报保护士🟰、企业情报保护士。公共管理士的资格认定需要在公共管理领域工作10年以上,后两种主要是针对信息管理方面的资格认定。“两种倾向”是指面向公共管理实践和本土化的倾向🙍🏼♂️。刘庆红教授指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是面向管理实践的。不同国家的公共管理学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侧重🤚🏽,美国更侧重于与其实用主义文化相关联👨🏿🏭,日本侧重于东方或日本特有的文化👕,而中国更多侧重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诸子百家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三个观点”指学界对公共伦理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看法包括三种:正相关、负相关、复杂多变的关系👩🏽💼。


在介绍完本次讲座的基本内容后🪧,刘庆红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和研究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更多地挖掘具有独创性角度的思想。公共管理学是一个门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个在动态平衡中摸索的年轻的学科📙。在公共管理学这一学科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唯有实践才是唯一的法宝🫥。

讲座的第二部分,刘庆红教授介绍了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公共行政时期(1887-1980)和公共管理时期(1980-),公共行政时期又可以分为传统的公共行政阶段(1887-1960)和新公共行政阶段(1960-1980)🐌。传统行政学是效率至上主义,新公共行政学是在效率目标中增加公平函数,而公共管理学则追求公平前提下的效率改进。在梳理完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后,刘庆红教授提出了目前他所研究的重点:“伦理基准点”——基于“效率性原理、社会性原理、竞争性原理🔳、个体性原理”4个象限建立的伦理基准🔒。刘庆红教授认为,当前国际上一直没有一个测量公共价值的公共管理国际标准🤷♀️,这是他现今也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教师提问 |
 |
学生提问 |
在交流环节,师生踊跃提问,刘庆红教授就公共价值测量问题、企业型政府以及伦理基本点中的公平问题等进行了认真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对讲座主题的探讨与认识。讲座最后,人文社会科学AG尊龙凯时(公共管理AG尊龙凯时)蔡劲松院长代表AG尊龙凯时向刘庆红教授颁发了“人文讲堂”纪念证书并合影留念。
 |
蔡劲松院长向刘庆红教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
(朱顺宁 文/王远程 郭翔 图)